回顧 | 心理沙龍
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
文學系心康站的心理沙龍活動
在勵志樓D202舉行啦

感謝17、18級心理委員以及心康站全體成員的參加
在主持人的介紹下
活動正式開始
張芳傑師兄發言

首先,師兄從“愛”、“享”、“擇”這三方面出發與我們談談樂觀為何物。樂觀代表着希望,積極向上,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樂觀也有其“殘忍”的一面。其一便在于,我們即使處于一段痛苦的關系中,依舊樂觀地幻想從中能獲得某些滿足,即使會犧牲一些東西也無所謂,如在一段婚姻中其中一方出軌,另一方卻不選擇離婚,甚至寬容地原諒對方,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社會認同的好生活的标準之一。其二便是有所悟卻無不作為,一味想像自己一定可以獲得某些東西,而不付出努力,隻會讓我們越發地沉淪與頹廢。有所悟卻不作為是為殘忍!有所求而有所作為是為滿足!真正的樂觀應是賦予自身更多的可能性,對生活常懷希望。
之後,師兄邀請了其他同學分享了他們自己的觀點。比如這位同學,她認為樂觀會在低落時給予力量,越過困境,迎接美好。

優秀心委發言

作為優秀心委代表的胡雪師姐在發言中強調心委應多與宿舍心理信息員溝通,并每月上交月彙表,與此同時她也表示,可通過一些課餘活動等方式與班級同學加強聯系。
讨論環節

讨論的問題:性格開朗的小莉原本與舍友相處融洽,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她發現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可她又怕被孤立不敢打破表面的和諧,因此她常常悶悶不樂。而作為心委或心康的一員該如何開導她?
在腦控投映過問題之後,心委和心康的成員便展開了激烈的讨論。他們認為小莉應轉移注意力,從室内轉到戶外,還有就是需要多運動或與舍友溝通化解矛盾等等,以此避免自己與舍友的矛盾激化。其實不管什麼矛盾,都離不開溝通這一味良藥。

時間總是在指縫間悄悄溜走
在心委心康成員的大合照後
本次活動就圓滿結束啦
最後小編也希望我們都可以記住
就算在人潮裡獨自行走
也要沿途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