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風情,情懷僑鄉
今天,我們文學系衣帶一“江”隊繼續在碉樓之鄉進行調研,我們來到了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赤坎古鎮。
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鄉村,北岸則是城市,清一色的騎樓,遠比開平老街龐大的洋樓群。因早年旅美、歐的本地華僑帶回國外建築圖紙再融合本地傳統建築風格,建造出一批中西合璧的樓房,故赤坎鎮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樸味道,因此有"中國第五名古鎮"之稱。

首先,我們到了關氏圖書館進行調研。關氏圖書館實際上也就是一座家族曆史展覽館,它在轉播知識,溝通赤坎與世界聯系的同時,也持續向讀者傳遞和弘揚着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圖書館内我們看到了衆多從民國到現代的圖書,在這厚重的圖書裡,我們體會到了各代華僑對家鄉教育事業的支持和愛鄉之情。

接着,我們沿着潭江遊覽歐陸風情街、景輝樓及南樓等赤坎古鎮的名勝,大概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與僑文化,也充實了我們本次調研課題的相關内容。


至此,我們對江門開平的僑文化調研正式結束。晚上,我們在赤坎古鎮的旅館進行了工作總結,隊員們就這四天的調研内容分享了自己的體會及收獲。有隊員說,通過這四天的調研,她知道了華僑的海外生活其實并不想我們平時想象地那麼風光,背後的辛酸真的一言難盡。例如以馮如為代表的華僑拼搏一生奉獻祖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後人向他們學習,他們的精神在今“一帶一路”政策下依然适用。

以上就是我們文學系衣帶一“江”隊今天的三下鄉行程,之後我們将開始對海上絲綢之路項目的調研,希望能有更豐富的收獲。
文 | 文學系衣帶一“江”隊
圖 | 黃晟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