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正文

三下鄉day5|踱步廣濟,仰止文師

2016年08月30日  

踱步廣濟,仰止文師

潮州調研的第五天,我們來到這了位于潮州城府東門外,橫卧在滾滾的韓江之上,中國四大名橋之一的廣濟橋。 

 

廣濟橋濟川亭

踏上了這座古橋,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廣濟橋在每個橋墩上都建有亭閣,每個樓台亭閣用途各異,在江面上排列着,甚為壯觀。在亭子的匾額上,書寫着不同的内容,有“飛躍”、“漲碧”、“朝仙”、“乘驷”等;亭子的楹聯也各不相同,有“瀛洲景美賦詩來,滄海月明吹笛去”、“峰低山讓月,舟小水親人”等,真可謂是重領聯閣,濟美聯芳。 

 

團隊在廣濟橋上合照

橋的中間不是閣樓也不是橋墩,而是連在一起的船隻。我們從當地人口中獲知一個傳說。 

韓愈被貶潮州時時常去筆架山遊玩,深感過江之苦,迫切希望有一座橋;傳說他的侄孫子韓湘子和廣濟和尚施法建橋,韓湘子請八仙幫忙從東岸建橋,廣濟和尚請十八羅漢從西岸建橋,因法力被人識破,中間沒連上,于是何仙姑撒花為船、廣濟和尚禅杖為索連成中間浮橋。仙佛造橋的神話使得廣濟橋越發名聞遐迩。 

 

廣濟橋十八梭船二十四洲

我們站在船上,感受着韓江水的湧動、船隻的搖動。看向韓江,是那般壯闊又那般柔情,潮州的天,潮州的山,潮州的水,在這一刻,仿佛就這樣結合在一起了……廣濟橋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的美景不禁讓我們疑為天上的街市,讓我們深感“到潮不到橋,枉來走一遭”是何等準确。 

 

民不能忘牌坊

下午,我們的小分隊來到了與韓山師範學院同位于筆架山的韓文公祠。依山臨水的韓祠如慈祥的老者一般靜靜地矗立在韓山山麓的半腰上,顯得格外莊重肅穆。裡面有一座巨大的石雕,上面刻着韓愈的兩句名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寥寥數字,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導我們當今求學敬業的行為。接着,我們來到了祠院正殿,内供有韓愈塑像,左手執卷,右手按膝,着紅袍玉帶,紗帽雲靴,神态祥和,英氣溢于眉宇,栩栩如生;“百世師”這牌匾的内容不禁在我耳畔回響。 

 

百世師牌匾

告别祠院正殿拾級而上,51級石階石階是紀念韓愈51歲時來潮州的寓意。一步一階,亦趨亦步,也許是有了這麼一個靜靜的過程,才讓我們對此有更深的感受。韓愈到潮的八個月裡,驅趕鳄魚,興建水利,修建學校,釋放奴婢,言傳身教,加深了潮州的文化底蘊等等,一件件一樁樁,每一件事都讓老百姓如沐春風。對于潮州而言,韓愈無非是一個過客,然而在潮州的曆史上,再也沒有敢與韓愈媲美的過客。落葉歸根的韓愈在老家河陽安眠,但在潮州的每一寸土地上,每一代人的骨血裡,都延續了對韓愈的敬拜,這大概是潮州許多景點、事物都與“韓”有關的原因吧。 

 

 

 

俯瞰韓祠

冥思中,站在閣前向西而望,潮州古城日新月異的城市景觀盡收眼底。晚上,牌坊街悠悠然于鬧市,廣濟橋飄飄然于滔滔江水之上,江旁的燈光折射着這塊土地千百年來都一直在靜靜地流淌着古老文化中熠熠生輝,永耀光芒。調研之外,我們有機會憶曆史、品人生,當中無限感慨…… 

 

夜幕下的廣濟樓

圖/文學思“潮”社會實踐隊 

文/文學思“潮”社會實踐隊 

 

 

 

 

 

 

 

上一條:三下鄉day6|走近非遺,感悟匠心 下一條:三下鄉day4|對話大師,感受傳統

關閉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版權所有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ICP備案号:粵ICP備17051289号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華商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