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正文

三下鄉day4|對話大師,感受傳統

2016年08月30日  

對話大師,感受傳統

7月19日,是我們到潮州調研的第四天。我們與潮州市非物質文化專家組成員李常榕先生相約到了潮州市孫慶先潮繡研究所,拜訪潮繡傳承人孫慶先。 

孫慶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多幅潮繡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金獎”、“特别獎”。 他開創的潮繡的雙面疊繡手法,為潮繡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孫慶先大師在與團隊交談

在研究所裡,我們團隊對孫大師進行了采訪,通過采訪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了潮繡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我們更好地完成調研提供了寶貴的意見。 

采訪内容如下: 

問:曾有“廣東男子精于繡功”這一說法,是什麼原因讓您接受潮繡并且傳承潮繡的?

孫大師: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沿襲。一個家族的技法通常都是傳内不傳外,并且,潮繡世家出身的人從小深受潮繡文化的影響,把潮繡當作是自己情感傾注之品。廣東男子接受潮繡的最初形式是構圖,他們懂畫圖,比女子更具先到優勢。

 

 

問:現在潮繡發展有遇到什麼困難?

孫大師:潮繡技法不傳外的傳統其實正是潮繡發展的一個瓶頸。如今被雇傭的工人往往隻學粗糙的基本技法,隻能下外在工夫,而最巧妙的手法,傳承人往往自己保留,内層的技法不會展現在大衆眼前。真正對潮繡有興趣的年輕人,受制于謀生壓力的同時,也苦于無法學到真功夫,這樣的惡性效果,趕跑了多少潮繡愛好者。打破這種傳統,首先傳承人的觀念要改變,認識到一味地保留隻能讓傳統技藝流失,可以物色真正有天賦的人才來繼承潮繡技藝;其次,工藝保障力度仍需加強。近年來,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視程度逐漸在加強,但國家中央政策之下的地方或私人,在這一方面上的具體做法仍然存在着許多泡沫,我們仍停留在“隻做表面、不入深層”這一階段。學校開設傳統技藝專業,但這類專業仍是“冷門”,無人來報,根本做不起來。大多數人,更多的是将它們作為一種興趣來培養,而不是職業定向,扭轉這一局面的根本,我們認為是職業保障。

問:目前潮繡的市場是否漸趨萎縮?

孫大師:我們認為,潮繡在市場上仍然是有前景的,隻不過這一種前景不再是大衆化的争相購買,而是一種供應平衡的狀态。時代變革,人的需求在變化。如今,潮繡多作為裝飾品,例如明星婚服、外交重禮等,精美、貴重的特征使其成為高檔産品,普通民衆無法受用。這樣一種情況,其實并不是衰落,而是新生期,潮繡在轉型之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據了解,現在存在着這樣一種尴尬的局面,顧客的題材要求制作者無法滿足。現代化社會出現許多新型的事物,而潮繡的題材隻停留在傳統那幾樣上,這不僅是産品的單一化,更是技法創新等的停滞不前。将題材擴大到現代事物,潮繡将會獲得新發展。

 

 

 

雙面疊繡代表作:《金龍魚》

 

雙面疊繡代表作:《金龍魚》

 

劉詩詩大婚裙褂

 

 

 

 

 

 

 

圖/文學思“潮”社會實踐隊 

文/文學思“潮”社會實踐隊 

上一條:三下鄉day5|踱步廣濟,仰止文師 下一條:三下鄉day3|甲第深處,逢“知”己

關閉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版權所有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ICP備案号:粵ICP備17051289号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華商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