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同學們感受到文字在治愈心靈創傷、促進文化交流方面的強大力量。2025年9月16日,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在廣州校區創新樓201開展了一場“我用方塊字治療一輩子的創傷”為主題的新加坡專欄作家蓉子分享講座 ,一起探尋文字背後的溫暖與力量。蓉子老師以自身跨越近70年的人生經曆為脈絡,為在場觀衆帶來了一場直擊心靈的分享,字裡行間裡充滿了歲月沉澱的智慧與堅韌。

講座伊始,蓉子老師的移民故事便将大家帶回半個多世紀前。幼年因家庭貧困,父母忙于農耕,她被祖母送往無子女的姨媽家生活,并前往了馬來西亞做了插班生。 在文學的道路上,蓉子始終保持堅守與熱愛,靠打零工賺錢買劇本,将書籍從馬來亞帶到新加坡,再從新加坡帶到上海,最終無償捐贈給博物館;因家庭貧困,不得不放棄中文,選擇學費更低的英文中學;離開學校後,蓉子曾應聘保姆卻遭拒絕,但從未向命運妥協,最終創辦屬于自己的診所,不僅實現經濟獨立,診所上市還被寫入蘇州政府大事記,為家鄉增添榮譽。她對漢字的熱愛也未曾停歇,通過想象成遊戲來學習漢字的獨特方法,讓傳統文化傳承多了幾分溫度。從家庭主婦起步,進入工廠打工,憑借踏實與努力成長為廠長,倡議家鄉開辦小學雖因家庭原因未果,卻始終未放棄為家鄉出力的初心;一生投身寫作與文化事業,即便遭遇教育出版社拒絕,仍堅持将作品贈予教育機構、小學。

同時,家國情懷與人生感悟也貫穿了講座的全程。蓉子老師在講座中提到“家鄉是刻在骨子裡的牽挂”,無論在新加坡生活多久,回國後面對熟悉的環境,鄉愁仍會悄悄地湧上心頭;蓉子老師将人生中的苦難都化作為成長的财富,用自身狀态告訴了大家“正向的生活态度能讓人生煥發别樣光彩”。雖然蓉子老師幼年離開祖國、成為新加坡公民,卻始終熱愛中國,其作品中滿是對母親與故土的眷戀。

講座尾聲,蓉子老師與聽衆熱烈互動。當被問到“如何保持積極心态”時,她坦言道:最困難時,我在廁所邊告訴自己‘有地方住就該知足,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她勸誡現在的年輕人“少刷手機多讀書”,“手機裡的知識是碎片化的,真正的成長要靠紮實閱讀”;也分享了“少吃飯、多工作、不抱怨”的生活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