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科研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正文

華商新聞攝影暨公益廣告大賽決賽圓滿落幕

2014年10月31日  

專業素養與能力大比拼

                                       ——華商新聞攝影暨公益廣告大賽決賽圓滿落幕


“作為大學生,除知識吸收和理論素養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動手能力。”文學系主任賴力行教授在上台作大賽總結時如是說。由文學系承辦的華商首屆新聞攝影暨公益廣告大賽決賽于1216日晚在勵志樓A208舉行。文學系主任賴力行教授、副主任張繼榮老師、文學系輔導員謝清明老師,何順發老師等嘉賓均莅臨現場。

比賽分新聞攝影與公益廣告兩大部分。攝影是新聞行當裡最重要的一項基本技能。新聞攝影從1119号首次報名開始,曆時将近一個月的時間,共收到投稿作品137件,有效作品92件,初賽由老師和院報記者團攝影部等五位部長組成評審團共同篩選出20幅作品進入決賽。

決賽由一段開賽以來的視頻回顧拉開序幕,接着便是決賽20位入圍選手作品的展示時間。首先展示的是1号選手陳業丞的作品《藥》,該照片攝于一個擠滿了人的賣藥的路邊攤,而攤主的所售賣的藥竟然是幾條毒蛇,而購買的人都是一些白頭的老人,作者陳業丞表示作品主要想表達三點思想,即欺騙消費者,看病貴且難還有對老人的關愛少。

此次入選作品題材廣泛,6号選手呂海波作品《老人理發店》和16号選手陳玉桃的《戶外理發店》采用相同的視角,卻有着不同的見解,作品《炫耀》、《老不停跑》、《我就是冠軍》則同樣以廣州馬拉松比賽為主題背景。還有聚焦城市底層人群生活境況的3号作品《城市的邊緣者》與8号作品的《流浪人群》。17号選手吳治聰憑借獨特的題材,激昂地解說,其作品《讓愛與和平占領中環》赢得現場觀衆的陣陣掌聲。

本次比賽評委之一,文學系任課老師占自華在上台點評時也肯定了這一點,她表示,入圍此次決賽的20幅作品中不乏有好題材,好角度的作品。但其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攝影解說不到位,占老師強調,新聞攝影不是藝術照,我們不僅要拍攝,還要走進去與圖片裡的人物去交流,去聊天“沒有解說的圖片對我們沒有任何意義。”

新聞攝影決賽過後,公益廣告決賽緊随上演。通過為期兩天的在圖書館的公共投票及評委的一緻判定,公益廣告決賽共有21幅作品入圍。此次公益廣告以“HEY,低頭族”為主題,選手們需要針對“低頭族”這一群體進行廣告創作。

34号選手作品《低頭骷髅》給現場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其文案引用臧克家先生的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作者在現場也闡述了創作理念“虛拟的世界會啃食人的肉體和靈魂,占據人的思想和靈魂,警醒大家莫再沉溺,擡起頭顱,要做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不要讓手機鉗制了自己。”

65号作品《please look at me》描繪的是一雙眼睛,眼眸裡倒映出面前的人正在低頭玩手機。作品表達了人與人之間因科技産品的越來越發達而使真誠的交流越來越匮乏。為現代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缺乏申訴,對真誠交流的渴望。

文學系任課老師馮俊程在之後的點評環節時指出,本次比賽雖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仍然暴露出不少問題,例如圖文之間創意結合度不夠,過度的解讀,圖片元素複雜,不夠統一等。文學系主任賴力行教授在高度肯定活動的積極性與參與度的前提下更是提出“動腦動手多讨論”三點意見。

此外,在比賽期間,由FM樂隊帶來的精彩表演和有趣的微信“搖一搖”抽獎環節也為原本緊張冗長的比賽增添了不少歡樂氛圍。

經過評審團的綜合評分,新聞攝影組中,陳業丞等6名選手獲優秀獎,呂海波等三名選手獲三等獎,梁豔玲,甄銘獲二等獎,一等獎由4号選手林建永獲得。而在公益廣告組,24号等6幅作品獲優秀獎,839834号三幅作品榮獲三等獎,19126号作品獲第二名,127号選手作品榮膺桂冠。

無論最終比賽結果如何,重在參與即可,一如本次大賽的宗旨,旨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專業吸引力,為學生提供寶貴體驗,促進專業教育發展與業界動向結合。


                                                     記者林芳



上一條:文學系2008年以來科研成果 下一條:加強交流 促進教學——廣東财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到訪

關閉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版權所有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ICP備案号:粵ICP備17051289号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華商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