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 全球化語境下的當代大學生詩歌寫作

2022年06月12日 13:55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浏覽次數: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

一代詩仙李白用浪漫的筆法寫下“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杜甫用寫實的手法寫出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傷,詩歌成為曆代文學創作乃至政治和生活的重要内容,漢代有四言詩,三國魏晉有五言詩,唐有律詩,宋有詞,元有曲。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言“一代有一代的文學”,當代大學生的詩歌創作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詩歌寫作水平,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易班分站有幸邀請到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譚五昌教授擔任主講人,為華商學院師生講解全球化語境下的詩歌寫作。本次講座圓滿結束,讓我們一起回顧本次的講座吧!

出席嘉賓:蘇桂甯院長、伍世昭副院長、聶國心教授、郭堪通黨委副書記、羅海豔老師

主講人:譚五昌教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


一、 伍世昭院長發言

首先,伍院長代表學校向譚五昌教授表示熱烈的歡迎。接着,伍院長向在座的老師和同學介紹了譚五昌教授的現任職位和文學成就。最後,伍院長希望大家能夠珍惜今天的講座,向譚教授學習。

二、 譚五昌教授發言

1.譚教授先是引入本次講座的主題内容,即通過著名的現當代詩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為例向我們簡單說明了詩歌的創意性,并将創意寫作和商業聯系起來,說明創意寫作對商業的重要性。

2.譚教授介紹全球化語境下大學生該如何進行詩歌寫作。其中包括:

(1)對于中國來說全球化的時代講的是西方化和世界性。

(2)中國的詩歌創作更應該注重本土經驗和中國經驗。

①首先,教授以他之前看過的學生寫的詩歌為例,說明“我騎着自行車,在大街上狂奔”改為“我騎着鳳凰牌自行車,在中關村大街上狂奔”更具有中國北京的地域特色,更能在詩歌中體現本土經驗。

②接着,教授舉例了舒婷的《緻橡樹》,通過評講說明了“越是本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性的”。還評講了歐陽江河的《鳳凰》、洛夫的《漂木》、于堅的《高山》、吉狄馬加的《畢摩的聲音》、《苦荞麥》等詩人的詩。

(3)當下新詩創作面臨的普遍困境與問題。譚教授提出要追求寫作的本土化和個人化,擺脫千篇一律,才能寫出更好的詩,并舉例了洛夫《清明讀詩》的和舒婷的具有福建泉州本土化的色彩,意象、語言、風格個人化體現美麗的憂傷的《惠安女子》。

(4)優秀詩人必須創造原創性的意象,提供本土化的審美經驗。譚教授列舉了翟永明的《黑房間》具有他的獨創性,并說明優秀詩人是把别人寫過的意象加以改造,賦予獨特的思想感情,呈現出現當代詩歌的特征。

(5)新詩創作最終要解決“寫什麼”和“怎麼寫”的問題。譚教授就此問題提出新詩創作要表達集體經驗、時代經驗和個體經驗,并提出詩歌創作不能太個人化,要引起讀者共鳴,還列舉了顧城的《一代人》和食指的《相信未來》。

(6)新詩創作首先要在創作者的感受力上下工夫。譚教授舉例并介紹了一些極具感染力的作品,有吉狄馬加的《母親們的手》和富有創意的黃燦然的《女兒》。接着又介紹了尹麗川的《媽媽》,作品描述的是叛逆的女大學生對媽媽的複雜情感。

羅海豔老師朗誦梁小斌的《雪白的牆》 

羅海豔老師朗誦梁小斌的《雪白的牆》

(7)新詩創作必須在語言方式的新穎性與表現方法與技巧層面的豐富性方面有着充分的展現。譚教授以任洪淵的《詞語擊落詞語 第一次命名的新月》為例進行講解。

(8)一首好的新詩作品必須講究構思,結構完整,同時須呈現優異的想象力。這裡教授舉例戴望舒的《尋夢者》和李瑛的《清明》。

(9)一首好的新詩作品除了抒情元素之外,還必須注重細節。比如餘光中的《鄉愁》,艾青的《乞丐》中乞丐的動作細節,陳雨吟的《胖女人》中外形和動作的細節。

(10)一首傑出的新作品,除了表現境界之外,還必須具有哲思意味與哲學背景。例如卞之琳的體現相對論的哲學觀的《斷章》,韓東的《你的手》。

(11) 譚教授鼓勵同學們進行詩歌創作。

三、 觀衆提問環節

講座臨近尾聲,答疑環節中譚五昌教授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1)同學提問:古體詩講求音韻美,現代詩是否需要也注重這一點?

譚教授回答:新詩打破格律講究節奏,講究語言的語感,古典要傳承,但新詩要更貼合現代的生活經驗。

(2)同學提問:詩歌寫作簡潔和大篇幅哪個更可取?

譚教授回答:“詩歌越長,表達的感情越複雜,按當下的階段和經驗來說,更建議大家寫短詩,等以後經驗閱曆豐富後再寫長詩。真正在文學史上流傳下來的也是以短詩為主。以歐陽江河的《鳳凰》、洛夫的《漂木》、于堅的《高山》、吉狄馬加的《畢摩的聲音》、《苦荞麥》等詩人的詩就是很好的例子。”

(3)同學提問:當今社會格律詩是否有繼續生存發展的空間?

譚教授回答:新格律詩依然存在發展空間,形式多樣。舊格律詩雖然也有,但生存發展空間有限。

四、 嘉賓緻辭

聶國心教授表示,譚教授的講座給了他很多啟發,此次講座給同學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譚教授把詩歌創作的問題變現的非常明确,也希望同學們能夠抓住機會,表達自己,積極發言。

五、 合影留念

譚五昌教授的講座讓我們受益匪淺,收獲頗豐。這場講座給大家帶來了靈魂的碰撞,摩擦出靈感的火花,講座雖已結束,但于在座的各位而言這卻是詩歌創作的新起點。

最後讓我們再次向譚五昌教授緻以最誠摯的感謝!

上一條:“喜迎二十大· 贊歌頌輝煌”詩文創作大賽 下一條:“閱潤書香,‘易’享樂事”活動優秀作品回顧2

關閉

關注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ICP備案号:粵ICP備170512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