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場跨越山海的文化對話
冰城夏日的風,拂過俄式穹頂的斑駁磚石,糅合着中央大街面包坊傳來的麥香與東方市井的喧嘩。這裡,是哈爾濱,一座在文化碰撞與交融中生長出的城市。2025年8月下旬,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暑期社會實踐隊的師生們跨越南北,抵達這片黑土地,以“中外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為主題,開啟了一場深度文化田野調查。我們試圖将建築文本化,解析空間的修辭;我們努力采集語言的活化石,聆聽文化雜交的回聲。

Day 1:空間的叙事 中央大街與聖索菲亞大教堂
實踐的首日,我們漫步于被譽為“露天建築博物館”的中央大街。腳下是曆經百年磨蝕的光滑面包石,身旁是彙聚了文藝複興、巴洛克、新藝術運動等多種風格的歐式建築。馬疊爾賓館、教育書店……這些不再是冰冷的建築标本,而是可閱讀的“空間文本”。

這條街道的尺度、建築的立面裝飾,乃至地磚的鋪砌方式,都是一種“空間修辭”,它們無聲地講述着殖民時期的文化植入與權力規劃。 随後,我們抵達聖索菲亞廣場。巨大的綠色穹頂在陽光下熠生生輝,紅磚牆體厚重而滄桑。作為哈爾濱最具标志性的東正教堂,它曾是沙俄擴張時期精神統治的象征。如今,其内部已改建為“哈爾濱建築藝術博物館”,陳列着大量曆史照片與模型。在這裡,我們系統性地了解了這座城市如何從一個江畔小漁村,演變為一座因鐵路而興的國際商埠,其建築風貌的變遷本身就是一部中西文化碰撞與層累的視覺史。

Day 2:生态的警示——東北虎林園
第二日,我們前往東北虎林園。東北虎,這片黑土地上的王者,其命運與東北地區的開發史緊密交織。它們的栖息地曾因中東鐵路的修建、森林的砍伐而急劇萎縮。站在觀虎車前,我們不僅驚歎于百獸之王的威猛,更陷入了對殖民擴張、生态破壞與生命倫理的沉思。這堂生動的生态教育課,讓我們将文學中的“荒野叙事”(如蕭紅筆下蒼茫的東北大地)與殘酷的現實聯系起來,深刻理解了守護自然與文化反思同樣重要。

Day 3:曆史的沉淪與新生 731遺址、市博物館、中華巴洛克
實踐的最後一日,是沉重與思考交織的一天。 上午:七三一部隊遺址 空氣在這裡仿佛凝固。踏入這片象征着人類曆史上最黑暗一頁的遺址,巨大的悲怆感撲面而來。冰冷的殘垣斷壁、詳實的罪證陳列、受害者的無聲控訴……這一切都在無情地揭露着殖民侵略的極端暴力與反人類罪行。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旅遊景點,而是一處承載民族創傷記憶的神聖場域,一堂關于和平、生命與人性尊嚴的必修課。隊員們神情凝重,在沉默中完成了對曆史的哀悼與反思,更加堅定了維護人類共同價值的決心。

下午:哈爾濱市博物館 → 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 帶着沉重的心情,我們轉入對城市文明曆程的系統考察。哈爾濱市博物館像一位博學的長者,向我們娓娓道來這座城市從誕生到繁榮的完整故事。尤其是位于四層的黑龍江文學館,為我們打開了理解這片土地的又一扇窗。

文學館内,冰雪文學專題展區令人印象深刻。從蕭紅《呼蘭河傳》中對"大地凍裂"的經典描寫,到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中賦予冰雪的靈性與神性,我們系統領略了龍江作家如何将嚴酷的自然環境轉化為深厚的文學資源。這種從"苦難叙事"到"生态與生命叙事"的美學演變,讓我們看到了文學與土地之間最深層的聯結。

随後,我們走進了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這裡是本次實踐中最令人驚喜的發現。在道外區,中國工匠們以驚人的創造力,将西方的巴洛克建築裝飾風格與傳統的中式四合院結構完美融合,形成了“前店後廠”的獨特商住模式。精美的西洋浮雕旁刻着中式的吉祥圖案,歐式的拱窗内是傳統的炕席。這種 “中式外殼,西式紋樣”的建築,生動體現了中國民間力量對外來文化的實用主義接納與創造性轉化,是文化自信和生命力的璀璨綻放。

結語:在曆史的回響中走向未來
三天的冰城教育之旅短暫而深刻。我們從殖民者的空間規劃(中央大街),走到被侵略者的曆史傷疤(731遺址),再看到中國民間的創造性回應(中華巴洛克)。這條路線宛如一部立體的曆史教科書,讓我們超越了書本的抽象描述,切身感受到了文化碰撞的複雜性、曆史的分量與民族的韌性。 這次實踐,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探尋,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它讓我們深刻理解,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對曆史的清醒認知,源于對苦難的深刻銘記,也源于對自身文化吸收、轉化、創新能力的無比信心。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學子必将帶着這份沉甸甸的收獲,在未來的學術與人生道路上,更堅定地書寫下溝通中外、理解曆史、啟迪未來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