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生,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在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中,我校中文系許多青年志願者紛紛行動起來,不懼險情、沖鋒在前,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積極響應黨中央号召,加入基層疫情防控工作中。 
  
01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黨有号召,團有行動。我們是曲江青年戰疫突擊隊!”這句口号已經牢牢地記在了她的腦海裡。她,就是來自廣東韶關的肖嘉茵,是中文系漢語言文學3班的一員。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她深知團是黨的後備軍,而如今,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她明白,黨有号召,團有行動,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必須挺身而出。 
  

  
2月4日,她在韶關共青團的公衆号上,看到了“志願者招募令”。她立刻聯系了曲江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的負責人,積極要求參加志願者服務工作。5日下午,她參加了曲江區防控疫情的宣傳活動。“各位市民朋友們,請大家沒有特殊情況,盡量待在家裡不要出門。如果一定要出門,請務必做好防護措施,戴好口罩,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這段錄音一直用普通話和客家話滾動播放。他們背着音箱,舉起宣傳牌走街串巷,使得馬路上處處都是防控“好聲音”。 
2月10日,她與一群志願者們一起到公園裡拍攝疫情防控宣傳片,一起為各地的防疫工作者們和志願者們加油打氣,在結束拍攝之後,也沒忘記打開音響,舉起手中的宣傳牌,沿着馬路繼續為人們普及防疫知識。 
2月15日這天,廣東各地遭遇寒潮,地處粵北的韶關氣溫驟降。她早早地起來,八點前趕到106國道南華路段的檢查站點支援疫情防控檢查工作,協助交警登記車輛信息。由于返程客流帶來的防控檢查壓力,再加上大雨滂沱,使得防疫檢查工作變得更加辛苦。 
她雖在雨棚内登記信息,但雨水肆虐,她也沒能幸免。面對疫情,面對風雨,她和防疫工作者們面無懼色,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醫護人員沖在戰線最前方,她們也不落後。她說:“誰會不熱愛生命呢?但想到疫情的嚴重,我必須要做出行動,為防疫工作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02
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當前,全國疫情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疫情仍然嚴峻,為了有效遏制疫情進一步蔓延,全國很多地區都加強了防控責任,強化車輛管控,、居民健康全面排查等。來自廣東普甯的學生江瓊鳳,是19本漢語國際教育1班的班長,同時也是校教學信息中心和中文系勤工助學中心的一員。她和很多人一樣看着每天新興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确診、治愈、死亡...的數字在不斷改變,一位位醫生、護士、軍人、警察以及其他挺身而出的人都奮鬥在前線,廢寝忘食,隻為打赢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已經有很多的人參與到防控疫情的工作,她認為自己應該也要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哪怕這力量很微小。于是,她參加了志願防疫活動,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在大朗鎮長塘社區開展宣傳工作,走訪附近的街道,派發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指引宣傳單,向當地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此外,她還在新馬蓮村紅綠燈路口進行防疫志願活動,由于車流量較大,所以她要配合和本村工作人員一起引導人員車輛有序進出,測量進每一位進村的車輛人員的體溫,協助檢測排查、登記信息。一旦發現入村人員又發燒症狀或者從我國疫情稍重的地區的外來人員則要引導他們前去防疫登記崗登記。 
在參加志願防疫活動中,她感觸到,每當自己将手中的防疫宣傳單發到居民手,向他們宣傳防疫知識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對她道一句感謝的話。再給來往車輛測量體溫的時候,居民們總會把車開到我跟前,主動出示證件,伸出脖子,方便她測量體溫,最後總不忘說一聲“謝謝”,她認為大家對她的信任和感謝也都鼓舞着她為抵抗疫情奮鬥的心。 
  

  

  
江瓊鳳同學作為中國共青團員的一份子,用行動證明了共青團員積極參加志願服務,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義務,表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衆志成城,共克時艱,希望廣大人民群衆可以理解并配合疫情防控,攜手打赢這場疫情防控戰。 
  
03
曾文苑同學,來自19本漢語言文學四班。對于她而言,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假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作為國家抗擊疫情攻堅戰的基石,基層防疫工作刻不容緩,作為共青團員,青年學生,曾同學積極響應國家的号召,成為了雲浮地區防疫志願者的一份子。 
  

  
平日裡,曾同學會利用閑暇時間參加校内外各種志願活動,通過i志願微信公衆号了解各項志願活動的信息,但這一次,卻是工作進行了兩天,平台才發布任務消息。原來,曾同學通過母親已經提前知道這一消息,曾同學的母親是一名教師,同時也是社區防疫工作人員,曾同學意識到,需要從疫情手裡搶時間,必須争分奪秒構建起基層防疫工作的堅實戰線,疫情當頭刻不容緩,就主動提出陪同母親參與疫情防控入戶排查工作,并在村幹部的支持下到每家每戶為居民科普防疫知識。直到兩天後,看見i志願平台發布招募志願者通告,她毫不猶豫報名參加,以一名志願者的身份繼續奮鬥在抗擊疫情第一線,除了入戶排查,走訪宣傳這些戶外的任務,曾同學還需要将普查數據進行錄入,每天早九點到晚五點的工作,雖辛苦,但這些努力為國家基層防疫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數據基礎和防控力量。 
  

  

  
關于參與這次防疫工作的動機,曾同學是這樣說的,一方面,作為返鄉大學生團員,為家鄉守護一方淨土是非常自豪的事情,而另一方面,黨員家庭為曾同學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也給予了她支持,他們鼓勵曾同學為人民服務,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去。 
曾同學說,以往的志願活動更多的是增長課外知識,但這次防疫志願活動帶給她更多的是責任感,防控就是責任,雲浮是零病例的地方,但是不能因為零病例而放松警惕,而是時刻緊抓防疫工作,才能守護自己的家鄉,她相信,隻要大家同心協力,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04
陳倩同學,來自19本漢語言文學四班,同時也是班級心理委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得全國各地學校推遲開學,與此同時,基層防疫工作也在迅速展開,為了響應國家号召,讓自己的假期變得更有意義,陳倩同學決定利用假期時間參與社區防疫工作,為國家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陳倩同學的母親,是社同時區黨員先鋒隊的一員,也是社區防疫工作的重要一份子,看見母親每天為防疫工作忙碌奔波,陳同學義不容辭的站了出來,幾天時間裡,陳同學和母親一同工作,通過走訪深入了解每一戶裡家庭成員的身體情況和他們出入記錄,進行排查并彙總登記,時間緊任務重,她們常常工作到夜深,騎着電瓶車往返于社區工作站和家庭之間,春寒料峭,寒風凜冽,但陳同學心裡卻充滿了自豪感,這種自豪感來源于對國家防疫工作的貢獻,也來自于對社區防疫意識切實提高的感受,因為社區防疫宣傳的充分,居民防護意識不斷提升,必要時出入社區能佩戴口罩并做好防護工作,積極配合檢查登記,自覺減少出門頻次。 
  

  

陳同學說,最讓她感動的是街坊鄰裡的信任與支持,居民能夠做到如實彙報自身健康情況,認真聽取防疫知識,接受“不串門,不聚會”的防疫要求,耐心回答相關問題,還貼心的斟茶遞水,使她心中充滿信念感,她相信,正是有了人民群衆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夠打赢這場艱難的防疫阻擊戰,待春暖花開之時,舉國人民就能夠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之中,這也是她的參與防疫工作的初心和願望。 
  
這些努力,這些付出,都是華商學子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正是這些小小的力量一起構成了我們面對疾病的第一道防線。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很多途徑來為戰勝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大家的決心面前,疫情終會結束。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