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19時,由廣東财經大學華商學院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文學系學生會學習部舉辦的文遠大講堂系列講座第七期之流行音樂的地下傳播講座在中央圖書館一樓報告廳開講。本次講座的主講人為台灣中央大學王力堅教授。
莅臨本次講座的嘉賓有文學系主任趙維江教授,文學系分管教學副主任倪列懷副教授,文學系黨支部副書記兼分管學生工作副主任何順發老師,文學系辦公室主任張銘君老師,文學系團總支書記兼學生會指導老師丁潔老師,文學系張燕老師、王惠老師,以及其他領導嘉賓們。

講座開始之前,主講人王力堅教授和文學系主任趙維江教授交換禮物,表達對未來合作交流的友好态度。随後,由趙維江教授發言,他表達出希望通過交換生,促進兩校教育交流合作的願望。

接下來由王力堅教授發言,王教授首先表達了對兩校交流合作的認可。随後開始介紹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的基本情況,他從師資,學生規模,課程設計及文藝活動等方面系統地介紹了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以促進觀衆對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的了解。

随後進入講座的主題——流行音樂的地下傳播。首先,他以一組黑白照片,映射出流行音樂出現與流傳的時代背景。并提出了流行音樂的特點:群衆性,自發性,反應人的情感世界。更是以一曲《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帶領觀衆感受那個年代的知青世界。王力堅教授指出“九一三”事件後,中國孕育出流行音樂中外歌曲,老歌開始傳播,自創歌曲随之産生。
随後王教授指出流行音樂的四個格調:
一是流行音樂“反主流”的格調,它表現為遠離政治,抒情沉郁。
二是愛情主題,雖然那個時代對愛情會加以束縛,但關于愛情主題的流行音樂仍如甘泉般滋潤人們的心田。
三是思鄉情懷,表達了上山下鄉的知青對于家鄉,對于家人,愛人的深切思念之感。
四是流行音樂的地域性特點,展現了不同地域流行音樂所體現得到地域特征。

他又以多個歌曲作為例子,并傾情演唱了多首文革時期的流行曲目,表現了流行音樂傳播過程中所體現的四個格調,形象生動地讓觀衆感受流行音樂的魅力所在。王教授最後總結說到,一代有一代之歌曲,流行音樂具有時代性,也指出知青流行歌曲對于知青曆史的重要性,寄予了知青一代人共同的曆史和記憶。
在與觀衆的交流環節中,王教授也極力贊成有興趣的同學去查找相關書籍,對流行音樂的地下傳播做更加深刻的了解。

最後,由文學系主任趙維江主任總結此次講座,他表示王力堅教授的演講親切動人,并進一步指出在艱難困苦之時,是詩與歌帶給了人們希望,鼓勵觀衆做個真、善、美的人。
此次文遠大講堂以流行音樂的地下傳播為主題,探讨了流行音樂産生,并在中國通過地下傳播方式的過程,帶觀衆們體驗那時代人們的歌曲向往,也讓觀衆更加了解那個時代,了解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