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火災自建國以來頻繁出現,因學生沒有建立防火意識,輕而易舉間,校園火災就奪去了學生的性命。消防演習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安全防火意識,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掌握火災的處理流程,以及提升在處理校園火災過程中的協調配合能力。2017年9月19日14時,學院全體2017級新生在田徑場集合準備進行消防演練,文學系輔導員也到場協助指揮。

為了真實重現火災發生時的情景,華商學院選擇西二宿舍作為模拟火災的場所。14點半,西二新生回宿舍待命,其他新生于田徑場原地待命,接受華商學院副院長龍少鋒的訓話。15點,警報拉響。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刻體會到火災的危險,教官于西二宿舍各樓層投放煙霧彈。頓時,西二宿舍煙霧彌漫。新生用毛巾捂住口鼻,有秩序地從高樓層往一樓疏散。緊接着,教官對西二宿舍的新生進行疏散引導至田徑場。

當指針撥到15:30時,消防官兵對新生進行消防知識普及。在講座過程中,消防官兵首先向新生介紹火的燃燒條件:可燃物,助燃物與能量。緊接着,消防官兵向新生普及火災的定義,并提醒同學們火災分為初期,發展階段,猛烈燃燒階段與衰弱階段。而在這四個階段中,滅火最适宜的階段是在火災初期。

同學們四年裡最常居住的地點是宿舍,因此宿舍是校園火災最常發的地點。同學們違規使用大功率,電線短路,不良吸煙習慣都會引發宿舍火災。除了宿舍之外,實驗樓,食堂也是火災頻發的地點。在實驗樓裡,同學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違規使用化學用品,或者學生沒有擺放好化學器皿而導緻化學反應是實驗樓發生火災的重要原因。因此,學生需要在老師陪同下使用化學用品并且在使用化學用品後按規定擺放器皿。雖然食堂的火災多數情況不是學生造成,但是食堂是人群密集場所。在火災發生的時候,食堂易發生意外事件。在逃生過程中,學生不要驚慌失措。消防官兵也向新生舉了新疆一所大學發生火災時出現踩踏緻人員死傷的例子來警醒同學們,在火災發生時不要沒有秩序的逃生。

其次,據科學數據統計,火災緻死的原因是人們吸入大量毒煙。同學在逃生時要用折成八折的濕毛巾捂住口鼻,匍匐逃生。消防官兵告誡同學們在火災發生時不要選擇跳樓等危險行為,若是同學無法及時逃生,應該選擇一處如廁所等有水的地方等待消防官兵解救。學生在等待消防官兵解救的時候,也要自救。學生可以用衣物等物件封住門窗縫隙,對門窗進行潑水降溫。此外,消防官兵也向新生講解滅火器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實地向同學展示用滅火器滅火。

(滅火器使用示範)
在消防講座後,新生輪流參觀消防車與消防器材。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熱情高漲,不時向消防官兵提問。此次消防知識講座,以實踐與理論的方式讓受邀師生對消防安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增強了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
文|文學系記者團:朱浩鑫
圖|文學系記者團:鄭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