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于2020年7月10日-25日組織開展2020年廣州市新型智庫研究課題申報工作,現将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報課題
(一)“十四五”時期廣州發展面臨的内外部環境以及主要目标指标研究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廣州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加快建設國際大都市的關鍵期。本課題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廣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新階段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立足廣州發展實際,堅持目标導向和問題導向,聚焦“十四五”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内外部環境,以及面臨的前瞻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及主要目标指标進行深入研究。
(二)廣深充分釋放雙城聯動效應,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研究
“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是廣州進一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舉措。廣州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廣州要推進“雙區驅動、雙城聯動”,引領全省共同打造“世界級創新高地和增長極”。廣州要實現上述目标,需着眼釋放“雙區驅動”效應,發揮廣深“雙城聯動”,才能激發自身的經濟增長潛力。本課題着重研究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背景下,廣州如何發揮創新引領、示範帶動作用,和深圳充分釋放“雙城聯動”效應,攜手破除要素流動障礙,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
(三)促進大灣區數據要素流通,推動廣州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路徑研究
廣州出台了首份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綱領性文件——《廣州市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的若幹措施》,提出了“1個目标、3個定位、22條措施”。本課題要求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對廣州的定位要求,深入研究如何加速将廣州打造成為粵港澳數字要素流通試驗田以及如何推動廣州加快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新生态,在當前疫情防控及未來發展中持續紮實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長點,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性城市的路徑。
(四)後疫情時期提升廣州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性和競争力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不穩定不确定因素顯著增多,全球産業鍊供應鍊安全受到影響,對我國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性和競争力形成重大挑戰。提升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性和競争力,是中央基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和産業發展階段性特征作出的重要部署。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和華南地區綜合性工業制造中心,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采取有力舉措加快提升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性和競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本課題要求深入研究後疫情時期如何提升廣州産業鍊供應穩定性和競争力,形成有用、能用、管用的科學研究成果,努力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參考。
(五)金融科技賦能廣州再造金融發展新優勢的目标路徑研究
金融科技是推動金融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途徑、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新機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新利器。廣州金融科技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近年來以金融科技催生的新服務、新渠道、新方式不斷湧現,廣州亟需通過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業以及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本課題要求圍繞推進金融科技賦能廣州再造金融發展新優勢的目标路徑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對策與建議,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理論支撐和科學依據。
(六)廣州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研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的出台,對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進行總體部署,明确了要素市場制度建設的方向和重點改革任務。本課題着重研究新形勢下廣州市如何采取改革舉措,激活要素市場化配置及其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相關體制機制,加快形成高标準的要素市場體系,進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申報範圍
廣州地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策研究部門,廣州市新型智庫和省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以及其他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機構或組織均可申報。
三、申報條件
(一)課題負責人必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具有獨立開展和組織科研工作的水平和時間,并能作為課題的實際主持者擔負實質性研究工作;
(二)課題負責人必須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有主持過應用對策課題研究的經驗;
(三)課題組成員對所申報的課題有一定研究基礎和相關研究成果。
四、申報要求
(一)課題成果形式為決策研究報告,課題研究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廣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緊密結合廣州實際,提出既有理論分析又具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及措施;
(二)課題須按規定的課題名稱進行設計,自選題目和内容不予受理;
(三)研究成果需提交1份總研究報告(3-5萬字),不少于2份決策咨詢報告(3000字),不少于2篇理論文章(3000字)用于推薦刊發在主流媒體。研究成果須在2020年12月30日前完成,專家論證修改後最終成果須在2021年1月30日前提交。
(四)申報單位須提供《廣州市新型智庫書記市長圈題研究項目申請表》一式9份,經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審核蓋章後,在規定時間内報送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
五、課題經費
每個研究項目經費20萬元。
六、申報時間
2020年7月10 日至7月25 日,可在“廣州社科網” (http://www. gzsk.org.cn)浏覽或下載,紙質材料報送截止時間為:2020年7月28日。
七、組織實施
(一)評審
1.資格審查。申報截止後,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将對《廣州市新型智庫書記市長圈題研究項目申請表》進行資格審查。
2.專家評審。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邀請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委根據申請提交并通過資格審查的《廣州市新型智庫書記市長圈題研究項目申請表》》進行評審,寫出評審意見并評分。評審結果報市委宣傳部審定、公示等程序後,正式發文公布。
(二)立項
課題負責人接到立項通知書後,10個工作日内與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單位簽訂《廣州市新型智庫課題書記市長圈題研究項目協議書》,無特殊情況,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三)管理
廣州新型智庫書記市長圈題研究課題納入市社科規劃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課題管理範疇,按照《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課題管理辦法》進行管理。獲準立項并簽署研究協議後,先劃撥課題經費的50%至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由其所在單位統一管理;課題最終研究成果按期提交并通過驗收後,再劃撥餘下的課題經費。課題負責人必須在規定時間内完成課題研究任務,沒有特殊情況未在規定時間完成科研任務的,将按照規定終止協議,并追回已撥科研資金。
(四)驗收
課題研究開始後,課題負責人在規定時間向市委宣傳部理論處提交紙質版的研究成果初稿一式9份。收到研究成果初稿後,将組織召開專家意見征詢會。會後,課題組根據專家意見對研究成果進行修改,并按規定時間提交最終研究成果。最終研究成果包括紙質的研究成果完整報告一式9份和5000字左右的精要版一份,同時還要提供相關的電子文檔。課題組提交最終研究成果後,市委宣傳部組織驗收評審。
(五)成果轉化
通過評審驗收的最終研究成果,著作署名權歸課題組所有,版權和使用權歸市委宣傳部所有,課題組不得先期對外公開發表或向他人提供研究報告,将由市委宣傳部報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參考及有關部門的實施方案。市委宣傳部會将最終研究成果彙編成冊,送給有關領導和部門以及相關研究單位。
申請者及各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對課題申報工作如有疑問、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聯系。
附件請參詳科研處網站。